028-87789003
东方音乐之都 敢为人先 勇于智造
成都永陵博物馆(王建墓)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陵、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堪称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四颗璀璨的明珠。成都永陵作为目前所知的全国唯一的墓室修筑在地表之上的皇陵,迄今已有近1100年历史,也是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首座正式科学发掘的地上皇陵。曾担任永陵博物馆馆长的谭良啸研究员和现任馆长彭建平均认为,永陵是成都唐五代时期历史辉煌、文化繁荣的实物见证。从永陵24乐伎可以看到宫廷乐舞与境外、民间音乐的融合,从花间词派的产生和工笔画院的诞生可以看出当时成都在文化上敢为人先的做法。用现代观点来看 ,这些敢为人先的做法极富创意理念 ,甚至可以说“不是制造,是智造”。
罕见的唐代艺术珍品
永陵博物馆坐落于市中心繁华大街抚琴东路。巍峨的陵园大门前伫立着两只神秘肃穆的石狮子,仿佛守卫着后方那一座巨大青冢。在闹市喧哗中,传来悠悠的思古情怀。古朴的园林,清幽的路径,亭、台、楼、榭穿插于青碧黛绿丛中,小桥流水间点缀着花、石、鱼、池,清澈的郫河水在北面奔腾,迷人的浣花溪畔行人如梭。这就是今天的永陵。永陵是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因其墓谥为“永”,史书上称为“永陵”。王建本是河南舞阳县人,早年为唐朝将领,唐末战乱时随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后任利州(今广元市)刺史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遂占据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历史上称前蜀。王建墓冢封土为圆形,高15米,直径80余米。当地老百姓一直误传是司马相如的抚琴台,并因此而成为当地地名,直到1942年发掘时才确知是王建的陵墓。
最值得一提的是棺座东、南、西三面的24个乐舞伎浮雕,分别演奏琵琶、筝、鼓、笙、钹、箜篌等乐器,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罕见的唐代艺术珍品。这是目前全国发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宫廷乐队形象,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宫廷乐队的建制、音乐史、乐器史等都有很高价值。有意思的是,这支气势磅礴的宫廷乐队中,以鼓的种类为最多,共8种9件。这样演奏起来,岂不是鼓声震天,其余丝竹之声还能听得见吗?谭良啸笑言:“这样演奏出来的乐曲,恐怕跟现代摇滚乐差不多吧?”此外,打正鼓是唐代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它能够被宫廷礼乐吸纳,足见当时成都的开放包容,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宫廷礼乐开始与民间融合,“这种富有创意的融合绝对是‘智造’!”
成都在唐五代就是繁盛之都
唐代后期,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前后蜀时期,成都在唐代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仍是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是成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事实上,对于“扬一益二”的说法,晚唐人卢求在他所著的《成都记》中表示异议,指出扬州不过是“声势也”。卢求认为论成都“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侈,技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妙要,扬不足以侔其半”。他从山川、物产、人文、生活等各方面做了比较,认为扬州不及成都一半,成都才是中国当时第一繁华城市。正因如此,“ 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以成都为南京,继续其奢侈生活。在黄巢农民军攻破长安后,唐僖宗避难也再次奔逃到成都。繁盛的成都,在全国的地位由此可见。
文化艺术高度发达 堪称古代音乐之都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成都的文化和科技亦是高度繁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花间词派”和第一个宫廷画院皆诞生于前蜀时的成都。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花间”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直到清代“常州词派”。
当时的成都文化名人辈出:著名诗人和词人韦庄,道教史上的集大成者杜光庭,诗书画三绝的高僧贯休,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宗师黄筌,在天文历法的推算上亦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的天文学家胡秀林,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之一花蕊夫人等等,皆为前蜀时期成都的文化名人。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收录晚唐五代文集共四部,其中三部出自成都前蜀文化名人之手,戏剧艺术亦于此时期在成都诞生,“花间词”即是最早的戏剧唱词。前蜀宫廷书库及许多大臣皆广收天下奇书,后蜀又刊刻《十三经》于石,以便天下学子传抄勘误,在文化教育史上影响极大。
为什么成都叫“蓉城”?实际上,也源于那段历史时期。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每当9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成都因此得名“芙蓉城”。“前后蜀成都的高度繁荣,为宋代成都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谭良啸表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于北宋年间诞生于成都,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和偶然的事件,与前后蜀经济文化有着直接联系。自唐代以来,蜀地一直沿用的“飞钱”和“钞引”,可视为“交子”前身。正是前后蜀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发展,最终导致“交子”的产生。前蜀王建任用贤才,采纳忠言,发展生产,劝课农商。后蜀孟昶孜孜求治,力图实现儒家的仁政。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与比较得当的治国之策,使两蜀的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成都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